24小时联系电话:185 8888 888

品味生活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品味生活 > 童心筑梦 | 侯俊杰,这次我们做的事情,不只是好看

童心筑梦 | 侯俊杰,这次我们做的事情,不只是好看

发布时间:2016/09/26 品味生活 浏览次数:396

成都蓝顶艺术村,一个充满着浓厚艺术氛围的成都艺术家聚集地,在这里,每天都有新的灵感迸发,它的产生更被人形容为当代艺术从“草根阶层”逐渐迈入大雅之堂的典型例子。在这成片结构雅致、整排相连的两层红砖小楼中间,我们找到了今天的男主人公——青年艺术家侯俊杰。作为最早报名参与此次邦泰“童心筑梦”征集100位造梦师绘制全国首部定制版公益爱心教材活动的艺术家之一,他将以其极富个人风格的画作,为邦泰此次的公益活动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。
侯俊杰,男,1985年出生于四川雅安。2004年毕业于四川省艺术学校,2008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,文学学士。现任教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,在蓝顶青年艺术村设立工作室。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展出,作品个人风格明显。
14
 
“只要有兴趣,就可以参与进来。”
旧门板拼搭成茶几,窗沿和房梁上装饰着老旧窗棂,上下两层的旧方柜上面,老式收音机正低低播放着节目。和想象中一样,侯俊杰的工作室充满了“艺术家气质”,而他本人则像极了他的家乡——雅安,温润雅致。“我从初中开始正式学习画画的,再往前,就只是喜欢涂涂抹抹,根本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绘画。小时候家里住农村,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绘画。”侯俊杰提到自己和绘画结缘的初始,笑着说:“那个时候也没有想象过绘画会成为我以后的事业,只是朦朦胧胧地喜欢,便去学了、去做了。”
15

侯俊杰作品《起风了》2016

今年,他从好朋友处听说了邦泰要从全国范围内召集100名艺术工作者共同打造全国首部定制版公益爱心教材,心中一动。这种冲动和小时候对绘画的喜欢一样,有兴趣,便做了。这一次,他不仅亲自参与了,还号召了身边的一票朋友、老师、学生,共同参与到这次纯奉献的公益活动中来,目前为止,通过他个人来报名参加的艺术家已经超过30位。对此,他说:“有些事,对我们自己来说,其实可能是举手之劳,比如抽空绘制几幅插画。但是对孩子或者对本次公益活动来说,可能更是一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。我觉得不管是什么身份的绘画爱好者,只要有兴趣,就可以参与进来。”
“比起教科书,更打动我的是:中国传统故事和现代艺术的碰撞火花。”
从《无相》、《残竹》到《玉兰》、《瑞兽》、《谜鹿》,可以看出侯俊杰的创作风格都有着明显的变化。“我相信,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可能一辈子只画一个主题而没有变化,画家的作品都是随着阅历和心境在不断变化的。”16

侯俊杰作品《归去来兮》2016

这种变化,最明显还是他个人风格的形成。在侯俊杰成长最快速的大学阶段,他的作品还是以西方油画风格为主,直到近几年,才逐渐融入更多中国式的元素,比如:梅、兰、竹、菊等,尤其是对禅意的诠释和运用更为明显:单纯的佛的形象慢慢地减少了,出现了一些风景,一些动物,一些与之相关的事物。“前期还属于模仿的阶段,后来就逐渐把西方的绘画手法融入自己的东西,我更倾向于中式的、带有宗教性的内容,通过两种艺术的融合来表达自己。”侯俊杰这样总结自己的艺术风格形成。
17

侯俊杰《花开见佛》2015

侯俊杰一直在寻找不同风格的融合火花。这次绘制插画的活动,他便承认最打动他的点在于:1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插画师共同做一件事,不同的风格特征、不同的工笔手法、不同的性情表达,这种艺术的碰撞和对比让他喜闻乐见。他说:“而且这次是给100个故事配图,中国传统故事和现代艺术的碰撞,相信除了好看,更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超过故事本身的魅力和内容。”
“做得有趣,让孩子们爱看,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侯俊杰虽然是西南民族大学油画系科班出身的艺术家,却并没有用传统的的艺术形式框住自己,也没有因为作品的个人符号性禁锢自己,失去艺术家应有的思考能力。
侯俊杰以往也参与过许多次公益活动,但他却告诉我,已经忘记了具体是哪些活动了。在他看来,在需要的地方,他能出上力,就是举手之劳而已,不必记挂太多。他玩笑似的云淡风轻显得那么理所当然。对于这次他参与创作的公益插画活动,他却特地提到一点自己的要求:“这是一本做给孩子们阅读的书籍,我们创作时要注意色彩的运用和画面的体现,让孩子们看得懂之外,把书籍做得有趣才是最重要的。毕竟,书籍是要一直流传下去的,孩子们要爱看,这本书的生命力才能延续下去。”
18

侯俊杰作品《谜鹿》2015

他并不在意奉献名单上的军功章,却看重种下的籽能否开花结果。
侯俊杰曾在解读作品《云游》系列时说过“寓身其中”,对事物有亲切的体验;“心游物外”,使主体的心灵有所超越,来反观自己的生活。这“一进一出”的人生体验想必也是侯俊杰所细细体味过的。无论是“寓身其中”,对社会公益事件的积极参与和热心号召,还是在看待艺术家们的付出和奉献时的“心游物外”,他表现出的其实是这个时代艺术家群体的集体使命感和参与感,他们热切心系着这个时代的每一步,却又借艺术来保持和世界的距离,随心而活。

姓 名:
邮箱
留 言: